|
|
|
|
2018年4月,拜耳股份公司获得了96%异噻菌胺原药(PD20181596)和24.1%肟菌·异噻胺种子处理悬浮剂(PD20181595)的正式登记。2018年的植保双交会上,拜耳宣布了入田®(24.1%肟菌·异噻胺种子处理悬浮剂)即将面世,今年该产品正式上市。作为最受期待的创新成分种衣剂产品,该产品的主要有效成分异噻菌胺到底有哪些优势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简单了解一下。
【产品化学信息】
中文通用名称:异噻菌胺
国际通用名称:isotianil
CAS登录号:224049-04-1
化学名称:3,4-二氯-2'-氰基-1,2-噻唑-5-甲酰苯胺
分子式:C11H5Cl2N3OS
相对分子质量:298.15
结构式:
理化性质:白色固体(粉末),熔点:191~193℃,正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2.96(pH7, 20℃),蒸汽压:2.36×10-7pa(25℃),水中溶解度0.5mg/L(20℃,pH7.0),在20℃、pH7条件下,水解稳定。
毒性:异噻菌胺原药属于低毒农药,根据文献查询结果,该成分大鼠急性经口毒性LD50>2000mg/kg,大鼠急性经皮毒性LD50>2000mg/kg,大鼠急性吸入毒性LC50>4.75mg/L。对眼睛无刺激性,对皮肤无刺激性,对皮肤弱致敏或不致敏。此外,对鸟类低毒,对鱼类和水蚤中毒。
防治对象:主要用于防治水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此外对果蔬作物白粉病、霜霉病等病害亦具有一定的活性。
作用特点:异噻菌胺对病原菌不会产生直接的抗菌作用,而是通过激发植株自身对病原菌的天然防御机制,达到抵抗病原菌的目的。
优势亮点:异噻菌胺是新化合物,属于异噻唑类,具有很强的植物诱导活性,预防性施用或在发病早期施用,可以激活植物自身的防卫性抗性反应即系统诱导抗性,提高植物各种酶的活性、增强植物细胞抵抗病菌侵染的能力、增加病程相关蛋白的积累、增加植保素的分泌等,从而使作物对多种真菌、细菌和病毒产生广谱的自我保护作用。该产品既满足了对有害生物的有效防治,同时其风险低,对环境友好,现已成为植保研究领域的新热门。
来源:辉胜农药登记代理
中国农药新技术网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莲花池东路5号
京安办公楼415号
联系电话:13141225688
联系人:梅兰 女士
QQ:3137420280
国际新技术资料网 电话:13141225688
Copyright © 2010-2030恒志信网 京ICP备20014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