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新技术网

New Techniques Of Comcrete
我们只做国际领先技术服务         咨询热线:13141225688

国内水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资料
加氢裂化尾油制备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方法
来源:国际新技术资料网 | 作者:张雷 | 发布时间: 2014-06-13 | 2199 次浏览 | 分享到:

    加氢裂化尾油在我国较多地用作催化裂化装置原料与生产乙烯的原料。我国有十几套高压加氢裂化装置,每年约有300万吨加氢裂化尾油,若用作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原料,不但可生产高档润滑油基础油产品,而且也可为炼油厂创造很好的经济效益。

    一、国内外润滑油基础油技术状况
    加氢法生产的润滑油基础油具有质量好、收率高、操作灵活性大等优点,特别是生产用于调配大跨度润滑油的低粘度基础油,即低动力粘度(CCS)和低挥发度的III类油,只能用加氢法生产。因此加氢法生产技术在国外发展很快。各大石油公司都开发了自己的加氢工艺过程并实现了工业应用。在上世纪广泛工业应用的催化脱蜡技术由于技术本身的原因,除在含蜡较少的原料应用中具有优越性外,正在被新的更优越的异构脱蜡技术所代替。

    具有代表性的异构脱蜡生产技术有:Chevron公司的IDW技术(润滑油异构脱蜡工艺),ExxonMobil公司的MSDW技术(选择性脱蜡工艺)和MWI技术(蜡异构化工艺)以及壳牌的超高粘度指数生产技术(XHVI)。其它还有日本三菱公司的“加氢裂化尾油-溶剂脱蜡”工艺;韩国SK公司的加氢裂化尾油异构脱蜡生产基础油技术等等。采用这些技术,可以从不同原料分别生产出APII1、II+和III类基础油,满足了高档润滑油调和的要求。

    ExxonMobil公司的MWI技术:从理论上来讲能够加工从轻质中性油到光亮油的各种原料,特别适合于处理高含蜡原料来生产很低倾点、很高粘度指数的基础油。并开发了两种催化剂体系:MW1-1和MW1-2。前者由已工业应用的中压加氢裂化催化剂和异构化催化剂体系组成。MW1-2则能有效地处理纯蜡,可生产很低倾点、低Noack蒸发损失的润滑油基础油。以软蜡为原料可以生产粘度指数130以上的基础油。

    壳牌的XHVI工艺技术:一种流程为,以含油蜡为进料,生产粘度指数为145-150的基础油,芳烃含量小于0.3重量%,产品性质类似于合成油。另一种流程是以软蜡为原料,采用两段加氢异构化生产超高粘度指数基础油(Exxsyn6),其组成与合成油相近。

    此外,气体转化液体(GTL)技术的迅速推广应用,为生产高档润滑油基础油提供了丰富的原料,从GTL技术通过费-托合成得到的费-托合成蜡生产的润滑油基础油,除倾点外质量可以与a-聚烯烃(PAO)基础油相媲美,而且成本更低。
例如,由费-托蜡制备重质润滑油基础料的多步方法,其包括在第一加氢脱蜡步骤中将所述蜡加氢脱蜡以制备包含部分脱蜡的重质润滑油馏分的异构化物,然后在一个或多个相继的加氢脱蜡步骤中将所述重质润滑油馏分加氢脱蜡,在所述步骤间除去在所述重质润滑油馏分以下沸腾的烃,以形成所述重质润滑油基础料,其中所述加氢脱蜡是在氢气和通过异构化进行脱蜡的加氢脱蜡催化剂的存在下实现的。

    再例如,从包含在燃料和润滑油沸程内沸腾的烃馏分的费-托蜡制备燃料和包括重质润滑油基础料在内的润滑油基础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a)将所述蜡加氢脱蜡以制备含有加氢脱蜡燃料和部分加氢脱蜡的润滑油馏分的异构化物,分离这两种馏分,将所述部分加氢脱蜡的润滑油馏分分离成重馏分和较低沸点馏分,和将所述较低沸点馏分和重馏分分别进一步加氢脱蜡,以制备包括重质润滑油基础料在内的润滑油基础料。上述现有技术都是以费-托合成蜡为原料,可以生产出优质的润滑油基础油。但是,采用上述现有技术生产润滑油基础油的收率较低,产品较为浑浊,需要另外进行除雾操作才能改善产品的外观,并且工艺较为复杂。

    二、加氢裂化尾油制备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新技术

    据恒志信网消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润滑油基础油的收率较低的缺陷,国内最新研制了一种收率较高的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加氢异构反应的条件下,将原料和氢气与加氢异构催化剂接触,进行加氢异构反应,在加氢精制反应的条件下,将加氢异构反应的产物与加氢精制催化剂接触,进行加氢精制反应,将加氢精制反应的产物进行分馏,所述原料为费-托合成蜡与加氢裂化尾油的混合油。
    采用该技术提供的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方法,可以获得较高收率的产品,而且所得到的润滑油基础油为倾点小于-16°C,粘度指数大于130的优质的产品,并且所得到的产品无需除雾步骤就具有清澈透明的外观,同时工艺非常简单容易操作控制。
    该技术详细制造工艺配方请见:《国内基础油制造技术工艺配方精选资料汇编》


  • 2020《萘系高效减水剂生产工艺配方汇编》

    2020《萘系高效减水剂生产工艺配方汇编》

    s水泥外加剂

    ¥0.00

    ¥1480.00

  • 2020《水泥木质素减水剂-技术工艺配方精选汇编》

    2020《水泥木质素减水剂-技术工艺配方精选汇编》

    s水泥外加剂

    ¥0.00

    ¥1480.00

  • 2025新版《水泥聚羧酸减水剂-优秀技术工艺配方精选汇编》2021.1-11

    2025新版《水泥聚羧酸减水剂-优秀技术工艺配方精选汇编》2021.1-11

    s水泥减水剂

    ¥0.00

    ¥1460.00

  • 2025新版《水泥表面增强剂优秀技术工艺配方精选汇编》2018.5-2023.1

    2025新版《水泥表面增强剂优秀技术工艺配方精选汇编》2018.5-2023.1

    s水泥助磨剂

    ¥0.00

    ¥1480.00

  • 2025新版《水泥固化剂优秀技术工艺配方精选汇编》2014.06-2021.11

    2025新版《水泥固化剂优秀技术工艺配方精选汇编》2014.06-2021.11

    s水泥助磨剂

    ¥0.00

    ¥1480.00

  • 2025新版《水泥混凝土助磨剂-优秀技术工艺配方精选汇编》(2021.11-2023.05)

    2025新版《水泥混凝土助磨剂-优秀技术工艺配方精选汇编》(2021.11-2023.05)

    s水泥助磨剂

    ¥0.00

    ¥1480.00

  • 2024新版《新型高效早强剂制造工艺配方精选汇编》

    2024新版《新型高效早强剂制造工艺配方精选汇编》

    s水泥外加剂

    ¥0.00

    ¥1480.00

  • 2020《萘系高效减水剂生产工艺配方汇编》

    2020《萘系高效减水剂生产工艺配方汇编》

    s水泥外加剂

    ¥0.00

    ¥1480.00

  • 2020《水泥木质素减水剂-技术工艺配方精选汇编》

    2020《水泥木质素减水剂-技术工艺配方精选汇编》

    s水泥外加剂

    ¥0.00

    ¥1480.00

  • 2024新版《新型高效早强剂制造工艺配方精选汇编》

    2024新版《新型高效早强剂制造工艺配方精选汇编》

    s水泥外加剂

    ¥0.00

    ¥14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