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新技术网

New Techniques Of Comcrete
我们只做国际领先技术服务         咨询热线:13141225688

国内水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资料
合成润滑油基础油的加氢工艺技术发展
来源:国际新技术资料网 | 作者:张雷 | 发布时间: 2014-06-13 | 2267 次浏览 | 分享到:

    一、合成润滑油基础油的加氢工艺技术发展

    伴随人类21世纪,润滑油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世界润滑油基础油正由APII类向APIII/III类或APIIV/V转变,矿物基础油正向加氢技术发展,合成基础油的使用量也得到了迅猛的扩大。2014年世界润滑油总产量约近6000万吨,中国润滑油消费量近700万吨,成为世界第二大润滑油消费国。

    而在国内的高端润滑油领域基本上是被国外几家大公司所垄断,高质量合成基础油的自己生产能力几乎为零,据统计资料表明国内PAO的用量为0.75万吨,占润滑油总量的0.2%,与国外平均的用量还有很大差距,而至今除原有的两套以蜡裂解为原料,采用原苏联技术合成PAO技术外,国内相关企业或科研部门也没有在此项目上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合成油具有矿物油所不能满足使用要求的工作环境,用作润滑油脂的基础油,可制成耐高温、高负荷、高转速、高真空、高辐射、强氧化腐蚀等苛刻条件的润滑油产品。

    世界各大石油公司都竟相发展合成润滑油,并进行了大量的台架实验和行车实验,实验证明使用合成发动机油能直接接省燃料3%〜5%,至于因延长换油期(汽油机可延长到40000km或一年,柴油机可延长到60000km)和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所得到的见解节能还未计算在内。


    合成齿轮油用于汽车齿轮箱也可大量节能。如意大利菲亚特公司75W-90的合成油和80W-90的矿物油在Fiatl31型汽车Ritmo-65型汽车上进行行车实验,每辆车累计行使25000〜43000km。结果证明,使用合成齿轮油较使用矿物齿轮油可节约燃料3.48%〜4.53%。从保护环境的角度看,由于合成油的消耗量比矿物油少,因排污或回收利用时的耗能少,而且合成油的生物降解性比矿物油好,因而对环境造成的危害较少。


    高端PAO合成润滑油的研究和生产一直是国内油品领域的一项空白,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一些润滑领域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航空航天、高铁、风力发电、汽车、等一些新兴技术的应用为我国高端润滑油开辟了广阔的市场。

    原国内抚顺石油一厂和兰炼均采用原苏联技术,以蜡裂解原料中的α-烯烃馏分为主,用三氯化铝为催化剂合成聚α-烯烃,经两段加氢:一段采用普通精制催化剂脱硫、脱氮轻度饱和;二段用高镍催化剂深度饱和。加氢压力4士0.5MPa,一段精制温度洸0士5°C,二段温度210士5°C,产品主要以PA08、PAO10为主及极少量的PA020,且产品外观及内在质量远不如国外进口产品,只能满足国内一些低端合成油市场的要求。

    二、合成润滑油基础油的加氢工艺新技术

    据恒志信网消息:为解决的现有技术问题,国内最新研制成功一种合成润滑油基础油的加氢新工艺,该技术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
    1、以聚α-烯烃为原料与氢气混合,经加热炉加热后进入加氢催化剂床层;
    2、第一反应器内装有两种催化剂,上部为普通加氢精制催化剂Α,占总催化剂用量的20〜40%,主要作用是脱除原料中的胶质和酸性物质;下部为国外进口的加氢异构催化剂B,占总催化剂用量的10〜30%;其主要作用是在高压低温情况下对聚烯烃的长侧链结构进行调整,使其侧链结构更加均勻整齐;第一反应器温度220〜320°C、压力10〜15MPa、空速0.3〜Ih-I、氢油体积比500〜1000;
    3、第二反应器内装国内优质贵金属催化剂C,占催化剂用量的50%,主要作用是饱和聚合物中的部分结构烯烃;第二反应器温度120〜230°C、压力10〜15MPa、空速0.3〜lh—1、氢油体积比500〜1000;
    4、流出物经分子蒸馏,得到优质中间馏分油和超低倾点,超高粘度指数,高闪点润滑油基础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温度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压力提高了3倍,更有利于高粘度大分子结构的聚α-烯烃在催化剂表面的扩散,同时也能减少催化剂表面的积炭,对提高产品性能和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加氢流出物经气提、干燥脱出气、水及少量轻组分进入分子蒸馏,在高真空小于是lOOPa,低温度小于250°C的条件下,拔出影响闪点的不良组分。 
     该技术详细制造工艺配方请见:《国内基础油制造技术工艺配方精选资料汇编》
  • 2020《萘系高效减水剂生产工艺配方汇编》

    2020《萘系高效减水剂生产工艺配方汇编》

    s水泥外加剂

    ¥0.00

    ¥1480.00

  • 2020《水泥木质素减水剂-技术工艺配方精选汇编》

    2020《水泥木质素减水剂-技术工艺配方精选汇编》

    s水泥外加剂

    ¥0.00

    ¥1480.00

  • 2025新版《水泥聚羧酸减水剂-优秀技术工艺配方精选汇编》2021.1-11

    2025新版《水泥聚羧酸减水剂-优秀技术工艺配方精选汇编》2021.1-11

    s水泥减水剂

    ¥0.00

    ¥1460.00

  • 2025新版《水泥表面增强剂优秀技术工艺配方精选汇编》2018.5-2023.1

    2025新版《水泥表面增强剂优秀技术工艺配方精选汇编》2018.5-2023.1

    s水泥助磨剂

    ¥0.00

    ¥1480.00

  • 2025新版《水泥固化剂优秀技术工艺配方精选汇编》2014.06-2021.11

    2025新版《水泥固化剂优秀技术工艺配方精选汇编》2014.06-2021.11

    s水泥助磨剂

    ¥0.00

    ¥1480.00

  • 2025新版《水泥混凝土助磨剂-优秀技术工艺配方精选汇编》(2021.11-2023.05)

    2025新版《水泥混凝土助磨剂-优秀技术工艺配方精选汇编》(2021.11-2023.05)

    s水泥助磨剂

    ¥0.00

    ¥1480.00

  • 2024新版《新型高效早强剂制造工艺配方精选汇编》

    2024新版《新型高效早强剂制造工艺配方精选汇编》

    s水泥外加剂

    ¥0.00

    ¥1480.00

  • 2020《萘系高效减水剂生产工艺配方汇编》

    2020《萘系高效减水剂生产工艺配方汇编》

    s水泥外加剂

    ¥0.00

    ¥1480.00

  • 2020《水泥木质素减水剂-技术工艺配方精选汇编》

    2020《水泥木质素减水剂-技术工艺配方精选汇编》

    s水泥外加剂

    ¥0.00

    ¥1480.00

  • 2024新版《新型高效早强剂制造工艺配方精选汇编》

    2024新版《新型高效早强剂制造工艺配方精选汇编》

    s水泥外加剂

    ¥0.00

    ¥1480.00